1.數控凯时K66官网的基本工藝問題
(1)工件坐标系和工件原点的设置
1)在机床工作台的不同位置上,可同时安装几个工件,需要建立几个工件坐标系。
2)机床一般提供6个工件坐标系,用G54~G59进行。
3)工件原点要选择便于测量或碰丝的位置,同时要便于编程计算。
(2)工艺参数的选择
1)工艺参数:是指加工条件,包括:放电脉冲频率和脉宽、电流的大小、放电间隙等参数,这些参数与工件材料及其热处理状态、工件厚度、加工精度、电极丝(钼丝)的直径等相关。
2)数控线走丝线切割机床一般提供工艺参数数据库,供加工程序调用。
3)工艺参数数据库可按切割材料和厚度的不同进行修改。
(3)正确选择穿丝孔、进刀线和退刀线
1)穿丝孔是进行线切割加工之前,采用其他加工方法(如钻孔、电火花穿孔)在工件上加工的工艺孔。
2)穿丝孔是钼丝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同时也是程序执行的起始位置。
3)穿丝孔的位置:应选在容易找正,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的位置。
4)穿丝孔的位置应设在工件上。
5)进刀线和退刀线的选择也同样应注意。
(4)丝半径补偿的建立
1)半径补偿值的计算方法:半径补偿值 == 钼丝半径 + 放电间隙
即:D = 丝半径+δ(δ为放电间隙)
2)丝半径补偿的建立和取消与数控铣削加工中补偿过程完全相同。
3)絲半徑補償的建立和取消必須用G01直線插補指令,且必須在切入過程(進刀線)和切出過程(退刀線)中完成,如圖2所示。
1)首先必须输入下列参数:
①上導輪中心到工作台面的距離S。
②工作台面到下導輪中心的距離W。
③工件厚度H。如圖3所示。
图4 锥度切割加工范围和加工误差分析例题
①錐度加工的建立和退出過程如圖4所示:建立錐度加工(G51或G52),退出錐度加工(G50)
②程序段必須是G01直線插補程序段,分別在進刀線和退刀線中完成。
③如圖所示。圖中的程序面爲待加工工件的下表面,與工作台面重合。
④錐度加工的建立是從建立錐度加工直線插補程序段的起始點開始偏擺電極絲,到該程序段的終點時電極絲偏擺到的錐度值,如圖a所示。
⑤錐度加工的退出是從退出錐度加工直線插補程序段的起始點開始偏擺電極絲,到該程序段的終點時電極絲擺回0°值(垂直狀態),如圖b所示。
① 锥度切割加工范围:±6°/50mm(不同的机床锥度切割加工范围一般不相同)。
此值只適合于輪廓光滑連接的圖形。
對于輪廓不光滑連接的圖形,因棱邊錐角是相交兩面的複合角,其值大于面上的錐角,因此當面上的錐角爲6o時,棱上的錐角將大于6°,不能切割。
例如,切割錐度爲6°的正方棱錐體時,棱上的錐角爲8.792°,已超出±6°的切割範圍,因此不能切割。如圖6所示。
② 锥度切割加工误差。
a.凯时K66官网機床是以導輪支撐高速運行的钼絲,當進行錐度加工時,其支撐切點隨著錐度的形成會有較小的變化。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切割誤差。
b.隨著U軸的移動,钼絲受偏擺拉力作用,會在導輪槽內産生不同的滑移趨勢,而産生不同的V方向誤差;這一誤差不易作定量計算,只能作定性分析。
c.走絲線度切割誤差是不可避免地由導輪切點變化引起的。因此在錐度切割時,爲了提高切割精度,可以沿棱線45°方向進刀,或是將工件擺放成某一角度,以使導輪切點變化形成的誤差在尺寸方向上相互抵消。